第四章-算命先生教书匠-《浩渺长歌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片刻之后,年轻道人似乎算出了结果,只是满脸慌张,不住喃喃自语:“完了完了,怎么测个上签能测出短命来了,果然打折之事万万不可做,这人听了不会掀摊子吧?”

    “…….道长,我都听见了。”

    “呃……”年轻道人神色尴尬,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苏临飞,似乎生怕这个少年掀他摊子。

    “只是这样吗?”苏临飞挺了卦象还是有些失望的,花了钱竟然还是晦气,这算命道士果然不靠谱,说罢站起身道:“既然如此,我就告辞了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年轻道人似乎有些意外这小镇少年竟然不掀他摊子。

    “不是道长说的么,心诚则灵,既然如此,我还信你个鬼哦。”苏临飞说道,只是心中在考虑要不要要回一两枚铜板,那道人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,三枚铜板被飞快的收了起来,捂得极紧,生怕苏临飞动那个手。

    ----

    稻香镇书塾虽不大,历史却相当久远,从他太爷爷那辈起,还是稻香村的时候就有这间书塾了,再往上或许能追溯的建村的时候。

    书塾先生也是换过不知多少任,寒来暑往间就有书塾先生的交替,父传子,也有师传徒,这书塾先生又不是什么赚钱的美差,所以每位先生的任期长短不一,长的倒能有个四五十年,但短的也就一两年,毕竟但凡有志向的读书人都不会愿意在破落地方教书,那与虚度光阴又有何区别,虽说只是个没啥出息的小镇教书匠,但大部分镇民都对书塾先生给予了一定的尊重,教书育人,授业解惑,天底下对此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如今书塾的现任先生叫作洛静秋,据说是二十多年前来的这个小镇,接替了这间空置了三十余年的书塾。

    那空置的三十年恰好是稻香村暴富之际,空置的原因按那时村民的说法就是:读书顶个锤子用,你觉得老子差钱吗?这大人态度都已经如此了,那些本就不喜欢读书的孩童就更不必说,个个舍了课本,抄起鸟笼当起了富家少爷,那书塾没了学生,原先的那位先生自然也是失了业。

    来到书塾时,门还没开,苏临飞也不急,就站在门口静静等着,那位洛静秋先生的作息极为规律,要说日出日落在冬夏之季尚且还有区别,可洛先生每天开门的时间却是四季如一,绝无偶然。

    苏临飞等了五六分钟,书塾准时开了门,开门的是一位穿着老旧灰儒衫的中年人,看着约莫四十岁,样貌普通,也无那种儒门读书人特有,千里快哉风的气质,看着平平无奇,也正如镇上的人所说,这是一位青年时候科举失败,心灰意冷之下才来这教书育人的失意读书人。

    “先生,我来还书了。”苏临飞双手奉上三本书,恭敬道。

    洛静秋瞧见是苏临飞,露出些笑容,点点头:“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苏临飞嗯了一声,进了书塾,外表瞧着就不大了,进了里边就更是小了,面积最大的那间是学屋,摆放着几张桌子板凳,平日就在这里上课,挤一挤的话也能坐下三十四个孩童,但如今实际上书塾的学童还不足二十,这些桌椅已是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剩下两间屋子,稍大的那间是洛先生的起居室,另一间则是苏临飞此行的目的地,书塾的书室,走进书室,面积不比他家厨房大多少,里边也只有两个木柜的书籍,约莫一二百本,从里边随便抽出一本,书的年龄都要比苏临飞大的多,不止是洛先生的藏书,大多是一任任先生流传下来的,都是些大路货罢了,和普通的书没什么不同。

    木柜不同位置都标注类别,最多的是儒家学籍,其他的还有山水志,杂文之类的,种类繁多。

    对苏临飞来说,最感兴趣的书籍是山水志,记载的是这个天下真实存在的,或者说是这人间的真正模样,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异世界,勾起苏临飞对外界的无尽向往,若是他姐姐回来,他想让姐姐带他离开这个小镇,若是稚鸢还想跟着他,就一同带上,去见识见识吞饮月华的月下魅兽有何风采,那日行千万里的汉火狼驹又是何等气魄!

    相较于苏临飞看的书,稚鸢看的就比较杂了,不挑不拣,往往是苏临飞借了什么书,她就看什么,那些苏临飞难以理解的儒家经典文章也能看的津津有味,这大概就是小姑娘和他吵架时时常能够取得上风的原因了。

    将三本不同种类的书籍一一放回原来位置后,苏临飞又发现了几本书放错了位置,又将它们一一理清楚。

    “这次不借书吗?”

    苏临飞走出书室,发现洛先生就站在院子中,一张板凳上放着一个木棚,手上拿着毛巾,是在洗漱,瞧见他走出来后,一眼就瞧见了他的两手空空,问道。

    苏临飞点点头:“这次就不借了,要过年了,接下来这几天要忙的,就没时间看书了。”

    洛先生对此并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点点头,算是知道了,这也代表着苏临飞可以走了。

    苏临飞没有直接走,开口问道:“先生这次不教授些道理?”

    往常苏临飞借书来还书的时候,洛先生都会问他一些对文章的见解,还会为他解释一些不明白的经义。

    洛静秋放下毛巾,看着这个朝气的小镇少年,虽不曾真正授业,但这些年来确实也算他的半个学生,笑了笑道:“道理都在书上,你可以自己慢慢看,做人的道理却是都在书外,而你也已经做得很好了,该休息时无需想的太多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新的道理?”苏临飞目光澄澈。
    第(2/3)页